在国庆与中秋即将来临之际,如何在这个节日季节中保持健康,成为了许多人的关注焦点。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于9月28日召开了健康科普发布会,邀请了多位知名医学专家分享秋季养生知识。随着气温逐渐下降,秋季的到来为我们的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,如何顺应季节变化,科学健康度过双节呢?
🌟 秋季养生的必要性
秋分过后,厦门的气候特点使得市民在呼吸道、脾胃、情绪、皮肤和关节等方面易受到影响。厦门市中医院的执行院长常静玲表示,关注这些健康问题尤为重要。她强调,从饮食、保暖、运动和情志等方面入手,制定适合自身的养生计划,能够有效预防秋季常见的健康问题。
🍂 饮食:选择当季食材
在饮食方面,厦门市中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叶钢福医生指出,秋季养生的核心原则是“润肺”。他建议市民优先选用当季食材,如梨、苹果、白萝卜等,这些食材能够有效滋润肺部,减轻干燥天气对呼吸道的刺激。
展开剩余70%具体来说,以下是一些推荐的食材:
梨:润肺清燥,有助于缓解咳嗽。 白萝卜:帮助消化,清热解毒。 核桃:富含不饱和脂肪酸,滋养肺部。🎃 保暖:注意气温变化
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,保暖变得尤为重要。专家提醒,秋季早晚温差较大,建议大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,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,更要注意防寒保暖,以免受凉引发感冒等疾病。
🏃♂️ 运动:适量锻炼
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,专家推荐晨练和傍晚散步等轻松的运动方式。秋季的气候适宜户外活动,但要注意选择空气清新的时段,避免高峰时段的污染。
推荐运动: 快走:提高心肺功能,适合大多数人群。 太极:增强身体柔韧性,适合老年人。 瑜伽:放松身心,缓解压力。🧘♀️ 情志:保持良好情绪
秋季是一个丰收的季节,但也是容易引发情绪波动的时节。专家建议,保持良好的心态尤为重要。可以通过读书、听音乐、和朋友聚会等方式来调节情绪,增强心理健康。
情绪管理小技巧: 日记记录: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,帮助自我反思。 冥想练习:放松心情,提升专注力。🍽️ 食源性疾病风险
值得一提的是,国庆和中秋期间,食源性疾病的风险上升。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副处长洪华荣医生提醒公众,在购买、储存、处理和烹饪食物时,务必加强防范。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安全,避免因食物不洁引发的健康问题。
食物安全小贴士: 购买时:选择信誉好的商家,检查食品标签。 储存时:妥善存放,注意保质期。 处理时:保持厨房清洁,分开生熟食物。💡 厦门的健康科普活动
近年来,厦门市卫健委积极开展健康科普活动,推动居民健康素养提升。2022年起,厦门已连续举办三届健康科普人才选拔赛,并在“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”期间围绕健康体重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。此外,厦门市卫健委还与中国保健协会合作,推动“健康体重防慢病营养知识进社区”项目,构建起“科普宣教—评估预防—治疗康复—健康随访”的服务模式。
🔍 生活冷知识
秋天的食物:南瓜不仅美味,还有助于增强免疫力。 运动小知识:晨练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,适合减肥。 情绪调节:每天花10分钟冥想,能有效减轻压力。 食物搭配:牛奶和香蕉搭配,能促进睡眠。 秋季养生:适量喝水有助于保持皮肤水分,防止干燥。✨ 总结与行动建议
通过以上专家的建议,我们可以更科学地迎接即将到来的国庆与中秋节。在饮食上选择当季食材,适时增减衣物,适量锻炼,保持良好的情绪,做好食源性疾病的防范,才能更好地享受节日的欢愉。
📢 讨论话题
你在秋季最喜欢的养生食材是什么?欢迎分享你的经验!